法國當代藝術→第一篇、第一章 現代藝術或消費機制/語四甲 王冠婷
1. 在角色的分配上,串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仲介者地位變得十分重要。必要要靠他活絡需求,加入一些刺激使商品受人希冀渴望。也要靠他區分、鎖定明確目標,並控制商品的流量,以使生產符合製造出來的「需求」。既然需要「需求」,便必須開發一個合適一再更新需求的特別場域。在文化的領域裡,我們稱之為「象徵物」。這裡所謂的「象徵物」是指什麼呢?而且,為什麼說需要需求就一定要這個「特別場域」呢?這跟現在廣泛的使用電腦、網路等傳播機制是相關的嗎?因為這就是一個可以不斷更新需求的地方,所以說電腦是在現代這個文化裡的「象徵物」嗎?
2. 隨著仲介的勢力增強,大眾為何變得微弱?不是說大眾支持這整個機制嗎?為何說透過教育活動,親近藝術的群眾會越來越少呢?這跟現在說的美術館教育活動、博物館教育活動,不就是相反的嗎?藝術的教育活動,不就是要將藝術推廣出去嗎?原本接觸藝術的人可能是指一些上流社會、貴族皇室,大眾根本沒有可以接觸的機會。當仲介者越來越多,可能是藝評家、投資人、畫商、畫廊業者等等,應該也使能夠接觸的大眾越來越多,如果說要變的微弱,那也是因為原本一群的所有人漸漸分散,成為許多小團體;但這似乎不能說是微弱,以另一個角度來說,比方說接觸的層面,大眾變得零碎但在每一觸角實際上是存在的。就算大眾只認定印象派才是現代藝術,其他應當算是前衛或當代,那也是仲介者(藝評家)所興起的運動、發明的口號,也就應該有能力再帶起大眾往某一個方向。否則,難道可以說是現代藝術的仲介者太過成功嗎?
3.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地帶混雜著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為什麼說這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呢?藝術本來似乎只跟兩種人相關,一種人是藝術家本身,另一種人則是懂藝術能欣賞的買家或收藏家,他們之間最初可以直接買賣。當有商人介入以後,可能有投機行為,也可能真的能先知卓見,但是願意貿這個風險的人應該不在少數;還有藝評家、評論家、記者、作家、以及越來越多的民眾,應該都代表著藝術世界漸漸向外開放,以畫廊或美術館或博物館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即可窺知。是不是說藝術就像宗教一樣?在第一次或是接二連三的嘗試藝術以後,喜歡並且相信對自身有益的人,其實不太需要仲介者、執政者再三遊說,就會尋找接觸的機會;宗教也是這樣,如果相信的話,就會自己去找管道加入、去崇拜、去信仰,不需要傳教士的說服。在那宗教裡面的人,對在外的人來說,也就像個封閉世界。如果不相信藝術或是宗教的人,再怎麼帶他接觸或進入,他仍然排斥,對他來說,他是打不進這個世界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