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以藝術之名(第七章)前衛精神(余長益)

以藝術之名→第五章 前衛精神/藝三甲 余長益


劉國松的作品帶給水墨畫什麼啟示?

中國水墨畫擁有極為長久的歷史,也發展出一套相當完整的內容體系,正因為如此,其受傳統的束縛也很大,比如在題材的選擇上總是以山水居多,或者是帶有文人氣息的梅蘭竹菊等,構圖上也有種種類型,尤其到了近代與西方交流日益頻繁後,整體社會環境已起了很大的改變,水墨畫似乎變得格格不入,沒有辦法突顯出這個時代與以往的差異,劉國松以抽象來表現水墨畫便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不僅是他對於當時的世界所做的一種回應,同時他也改變以往傳統水墨總以具像入手的形式,從傳統的枷鎖中走出來,找回自己內心純粹的感受,為水墨畫開拓了一個新的天地,如書中有提到,抽象對於中國現代藝術發展有重要意義,它打破民國以來美術教學以形象出發的觀念,對當時台灣藝壇產生很大的衝擊,可稱之為「典範革命」。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劉國松從早期用油畫來畫水墨的感覺,到後來卻又回到傳統的媒材來創作,也許他是意識到,從西方人慣用的媒材來創作將永遠無法解決水墨畫帶來的問題,如何將這古老的、能代表中國人特色的東西與時代作一個呼應才是該去努力的方向,於是他發明出許多水墨的新技法,如裱貼、拓印、滲墨等,向世人證明水墨仍有很大的可能性,處於時代的洪流裡依然可以生生不息。

畫會成員出走後,為什麼會有相似的反省?

從書中可得知,無論是五月畫會或者是東方畫會的成員,在經歷過外國文化的洗禮之後,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在藝術裡加入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與在國內時對傳統文化採取反叛或抨擊的態度有所轉變,我的看法是他們如果一直以來都是在跟隨西方的現代主義,也許在國內時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是一到了國外,會發現這樣的東西司空見慣,我們只是在做別人做過的事情,尤其在脫離熟悉的環境後,文化的孤寂感更是強烈,我們自身如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能夠站得住腳?那當然是要保有自己文化的主體性,所以他們才會覺得要再去深入研究自己的文化,但他們並不是回頭走傳統的老路,而是在基於對西方的了解,為中國文化注入的活力,對這些畫家來說,如何找到中國人的現代精神可能才是要面對的真正課題。

以現在台灣藝術的發展來看五月畫會以及東方畫會的改革。

台灣現在的藝術形式已經相當多元,舉凡複合媒材、裝置、影像等似乎都覺得是再熟悉不過的名詞,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時讓保守人士為之譁然,引起藝文界極大風波的五月畫會、東方畫會,他們努力的方向好像也只侷限在繪畫這個框框裡?我想,這應該跟每個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有關,在解嚴之前由於社會被嚴密的掌控著,藝術的發展很受侷限,在繪畫上能夠有所改革已經是很難能可貴的事,況且一般人還是普遍存在「藝術就是繪畫」的觀念,直到解嚴之後,我們才有自由可言,所獲得的資訊也越來越多,許多藝術形式才像雨後春筍般地冒出。我的感覺是台灣的藝術好像一下子進展的太快,使得當時搞「前衛藝術」的這些畫會成員,在對比之下反而都顯得「傳統」了,從正面來看台灣的藝術發展是欣欣向榮,而且與世界的關係漸趨密切,這是大家所樂見的;另一方面在現今多變、快速的藝術走向上,五月與東方強調的「中國的」精神也漸漸變淡,雖說他們許多都是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所以多少帶有依戀,而到了我們年輕一代呢?也許我們不像他們老一輩有這麼大的使命感,也不再有「祖國」這樣的想法,那屬於台灣的文化體系到底是什麼?可能又是一個新的問題了。無論如何,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在台灣的美術史上絕對佔有一席之地,他們開啟了一個承先啟後的位置,他們致力突破現狀,大膽創新、實驗的精神值得作為後世所有創作者的典範。

1 則留言:

  1. 關於劉國松,藉由他在水墨上的創新,使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繁多作品中辨認出他的作品。

    劉國松的作品對於水墨畫有什麼樣的啟示?我想應該是在技法上的創新及個人識別性吧。

    劉國松說過:我不僅想做一個有創造性的畫家和一位負責的好老師,同時對台灣的社會也產生一份責任心,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興起一種使命感。他倡導「中國畫現代化」運動,鼓吹中國畫的改革與創新。以「建立一個既中國又現代的二十世紀新傳統」為己任。

    後來他在香港任教時,他認真思考了中國畫的教學問題,怎樣才能鼓勵學生將傳統的文人畫革新,結合現代的生活與思潮,建立起既中國又現代的個人畫風,並進而形成屬於二十世紀的新傳統。

    他注重探索性、實驗性、創造性,對他來說,作畫要先求異在求好。現代水墨已由傳統的注重筆法與用墨進到畫中想傳達個人的什麼意念為重,水墨畫也可以是複合媒材的創作。

    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原創性,敢於反潮流,勇於獨立思考,不停的實驗創造個人獨特的表現語境和個人畫風。我想,這就是劉國松帶給水墨畫最的啟示吧。

    BY 謝彤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