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之名→第七章 流動的框架/9507017許孟慈
1.當代藝術的新脈絡
在文中提到我們無法將當代藝術置入藝術史的脈絡中解讀,因為它的當代性以讓將其整體延伸至藝術以外的地方,進而衍伸出大時代下多元風貌的當代藝術。而這裡所談到的當代藝術範疇,不僅僅是對於藝術本質的追求,而是更多層次的跨藝術研究,我們雖不可否認藝術等於美學的成份仍是存在但現今美學對於藝術或許早已昇華,進入更複雜的區域供討論。
《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第七章流動的框架〉談到三位藝術家,分別是:李明維、林明弘及袁廣鳴,而他們又如何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充分發揮當代藝術的討論性特質呢?在李明維的作品中,我無法具體地看出一個以物件為前提的作品,但卻可發現他抽象地將人、環境與藝術聯結,所推演出的情感流動,我認為這就是李明維本身所追求的,在此,讓人看到的是不同於過去藝術範疇定義的美,而是一種跳脫既有規範、一種凝結在氛圍裡的微妙之美。
我們常將林明弘與傳統花布圖案畫上等號,經由「挪用」的過程,這種Andy Warhol式的複製性呈現,在大眾藝術的概念裡,間接地將菁英主義排除。將原有的圖像擷取至一件物品上或一處空間裡,而我將此看作藝術家將日常生活帶進了美術館(神聖殿堂),去除了藝術原有的神聖性、不可親近特質。藝術家將作品拉近觀者,也模糊了藝術與各個領域的分野。
而袁廣鳴則是掌握科技藝術的多變及延伸性,他不停地探索自我內心的深覺也不停地實驗媒材在作品上的發揮。
2.「藝術在哪裡?」
整理以上的文章脈絡,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三者都應該時常面臨到同樣的提問:「藝術在哪裡?」特別是李明維與林明弘。他們的作品皆模糊了藝術與生活,並拉近與觀者的距離。而袁廣鳴的作品大多以錄像呈現,他善用媒材,發揮平面所無法呈現的效果。但藝術到底身在何處?我想藝術家是以一種獨特的表現方式包裝藝術,因此我們並不需要真真切切地找到一個符合定義的「藝術性」,因為在這過程中的一連串思維,我們正在淺意識中體會藝術所說出口的其他話語,它或許談論生活,或許是政治,也可能是人心的獨特情感。而就是因為藝術可以說得太多了,我們往往迷失了它的存在。
3.介入藝術的框架
我認為李明維挑戰了藝術的界定,利用其中的模糊部分強調其內心的偶感。在這個世代中,當代藝術不再依循既定的框架運行,雖然不完全跳脫,但我們可以發現他不斷地深掘藝術以外的內涵因素,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除了藝術性之外,更富含多樣貌的意義。
而林明弘同將藝術與生活、設計、建築…模糊化。在他的作品中,讓人感覺到一種親民的性格內涵,並且在觀看、觸碰的同時,觀者也正在從事一種介入作
品的模式。
李明維將與人的維繫訴諸作品,林明弘則讓觀者親近作品而產生一種連結,他們藉著作品與人的謀和讓藝術衍生出更多豐富得意義。而袁廣鳴也透過了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裝置,讓作品的呈現更貼近
在這個時代的潮流中,藝術的定義也隨之擺盪不定,而當代藝術所涉及的範疇也越來越深遠、越來越多樣化,其中框架的流動不再是決定於藝術家本身而已,觀者與場域的介入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現在的我們在觀看作品時的眼光,應該是很大方的、更不同,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正在介入藝術流動的框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