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法國當代藝術 現況(戴清芬)

法國當代藝術→第二篇、第二章 現況/藝三甲 戴清芬



1. 社會學的一面在於他們介入動搖了訊息原有的透明化,並使原本名正言順的傳播世界惹人批評。如果我們在不知覺的情況下,生活在交付於自我機械化而非被機械化的傳播世界之中,社會學藝術則已一種多帶有諷刺接近達達的口氣,使我們得以意識到這一現實。──引述P167中「社會學藝術」的闡述,其中「社會學的一面」與「生活在交付於自我機械化而非被機械化的傳播世界之中」為何解?

A :
「社會學的一面」應是指社會學主動關心社會改組問題之洞察力。
「生活在交付於自我機械化而非被機械化的傳播世界之中」應是指,人類習慣機械化的工業社會以後,便將機械化化為生活當中的「自然」一景,與機械化的關係並非僅是被動,而是主動,甚至與傳播是相互流動之關係,既扮演接受方、也扮演給予方(藉由消費行為影響傳播資訊)。


2. 身在電腦科技產業發達的當今,我們如何看待網絡對於藝術形式的影響力?及其演變?

A:
錄像藝術與科技藝術(TechArt)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攝影術的發明。在「正名」聲浪與藝術權利的下放及世界各地已舉辦多屆的數位藝術節推波助瀾下,科技藝術已然為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一環。
而科技藝術的當道及其背後的結構的轉變是耐人尋味的,網絡有一特性:它藉由參與者的使用,削弱了原管道不可撼動的威權性,獨一的書籍或原經典本身不再握有知識特權,每個人能以本身的喜好刪選出「個人經典」,猶如後現代社會逐一打破各地性框架之全球化現象。


3. 極限主義之訴求為何?

A:極限主義為去除藝術家主觀情感,將作品純粹化、減至最基本的幾何形狀作呈現,為一反心理學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