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法國當代藝術 現代藝術或消費機制(賴怡伶)

法國當代藝術→第一篇、第一章 現代藝術或消費機制/藝三甲 賴怡伶



1.看完第一章很中肯的介紹現代藝術的演變,對照序論所言的當代藝術,在本篇最後,他說:「我們今天是否已遺失所有的標準、所有的判斷,以及所有的價值呢?守候著我們的,難道是一段漫長的墮落?或者為了掌握當代的真實,我們就得借助另一種模式嗎?」當代藝術之於大眾,似乎已經成為國王的新衣般,只有少數還在乎去顯示自己走在時代尖端,而表現出認同與參與姿態的小眾,這是否是一個健康的狀態?從美學的框架中脫離,即是藝術自由的象徵嗎?

我在唸藝術系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幾乎不曾興起逛美術館的念頭,而家中所有與藝術相關的書籍,沒有任何一本與當代藝術有關,沒有最新發展的藝術參與其中,生活並不因此而有所匱乏。而坊間對於藝術的印象也多半停留在塞尚、莫內、梵谷等還有具體形象的繪畫上,他們的技巧或行徑在當時或許充滿爭議,但是曾幾何時,他們卻令人感覺親切,也是一般大眾最能認可的藝術形態。畢卡索、杜象的出現,已經接近民眾可以接受的邊緣。
到了當代藝術的時代,藝術企圖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當最冷靜的旁觀者,拋出各式各樣的問句,然而越是深入問題核心,越是加深了民眾與作品的距離,他們不能單純享受視覺經驗帶來的心靈震動,作品由大量理論支撐,那薄薄一層作品本身,卻往往吝嗇的不願多透漏一絲訊息,正喧囂發言的民眾無法理解,近在眼前的,沉默寡言。
當初學院衰落並沒有造成藝術的巨變,演變至今,藝術還是掘出一條鴻溝,即使題材與表現手法再怎麼生活化,沒有藝術背景的人通常還是被排拒在外的。我覺得這真的是當代藝術非常狡猾的地方。以村上隆為例,他將日本特有的通俗漫畫文化帶入藝術領域,然而這只是加深了觀眾的困惑,所謂的標準、規範皆失去力量,我覺得既沒有解決藝術疏離群眾的問題,還讓原本身在其中的人不知所措,所有的人只會邁向更混淆的世界,失去所有可以信仰的依歸。
這讓我聯想到現代詩,他們其實是很相近的東西,現代詩也已打破所有規則,內容表現也日趨自由而隱晦,換來的結果呢?讀詩的人真的變的好少,詩和藝術一樣沉沒了,藝術還可以靠炒作保持一定的活力,詩不在金錢流動的洪流裡打滾,因此更顯邊緣而孤僻。藝術試圖容納百川,呈現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氣勢,沒有什麼領域不能和藝術沾上邊,哪個時代能比現在更自由?只要你說的出理由,藝術真的不難發生。但是這也造成一種類似媒體炒作的效應,現在要紅很簡單,品質參差不齊照樣百家爭鳴。不過在藝術的領域裡,好不好不能靠直覺判斷,只要藝評、畫廊或美術館承認其價值,觀眾的疑惑是被消音的,沒有誰會得到友善的解答,他們自有準備好的答案與音量,無論你是否可以消化,所以,也有很大部分觀眾,是直接缺席的。
混血再混血,讓一切沉沒於無止盡的可能性之中。然而當代藝術停留在這種曖昧不明的氛圍當中,自得其樂的同時,我不知道是否該期待下一個時代的來臨,是否,還會有下一個時代?

2. 藝術在當代日趨走向曲高和寡的道路,反觀設計向來親民的風格,這兩種方向截然不同的領域在當代的關係如何?

最近看到越來越多設計相關的書籍陸續出版,市面上充斥著如何成為設計師的相關書籍,也因為近年來台灣企業開始由代工升級,再加上中小企業的普及,識別系統設計的需求量大增,使得設計日益受到重視。包括行之有年的新一代設計展,以及新崛起的高雄設計節,都可以看的出來業界的努力與民眾參與的熱忱,在設計師與觀眾之間,也有所謂的仲介者來販賣產品,不過設計作品本身就有很強的表達能力,也不容許意義上的曖昧出現,再加上實用性沒有任何灰色地帶,觀眾的直接反應是最重要的意見,他們是參與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主角,等著被取悅。而藝術在早期也有這項特點,並在無數的革命後逐漸遠離,然而經歷革命之後,藝術品本身的個性更強烈,而我們看到的情況卻與藝術的調性呈現相反的走向,畫廊炒作價格、各式具影響力的比賽依然主宰著市場品味,完全矛盾的情況下,要如何使觀眾願意再次親近藝術呢?設計的價格則清楚明瞭許多,是民眾也能感同身受的,縱使也有跨界合作或品牌意識太強的商品,以極高的價格出現在市場上,但是跟藝術一比,還是相對親切的,功能性可以計算價格,藝術如今已經分成太多面向,在作品本身與市場上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失去一切標準,藝術的活力及可能性還是受惠於此,擁有更多元的面貌,或許當代藝術也會慢慢的將特色表現出來,畢竟我們還存在這個當下,像書籍一樣,經過時間的洗禮,我們更能清楚的審視其價值何在。

3.藝評家的語言是否也該有白話運動?然而當代藝術極度複雜而曖昧的特性,白話的語言是否可以完整的承載,並正確的傳達作品意涵?

藝術已成為一門學科,它不再是單純的休閒活動,並且透過藝評家的書寫更全面性的涵蓋它所承載的意涵。而語言的高度專業性質,常使略有涉獵藝術的民眾閱讀起來有矛盾與衝突之感,因為不是真的深入的理解,因此總會迷失在意義的迷宮中找不到出口。再加上許多重要的評論是外文翻譯而成,內容本身已不易理解,如果再加上譯者使用文法不完全依照中文習慣,便會到達使人痛苦的階段,感覺完全摸索不到一點真實的意念,一再撞牆一再失去方向。我對於這樣的情形就很困擾,寧願迷失在作品中,也不想看文字看得那麼迷惘,那些內容不是背負著解釋作品的使命嗎?怎麼往往好像在自言自語一般,令人無法靠近。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因為是真的無法理解的領域,但是我很希望能有改善的時候。

3 則留言:

  1. 我想討論一下第一題
    我也很贊同觀眾的困惑,當代藝術家常說要把藝術與生活結合,但是到底什麼叫做結合?他們自己因為不是觀眾,他們怎能了解觀者的想法和看法?在那些藝術家或是有藝術背景的人看來他們自己好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但會不會只是他們自己的想法,他們只是把所謂的藝術圈圈畫的更大而已,也就是把小圈圈往外擴大,加了一些元素,但圈圈終究是圈圈,沒有向外打開或是產生入口及出口,在內的人還是在內,而在外沒有藝術背景的人始終無法得其門而入。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我想針對第二題作進一步的討論。

    藝術和設計兩者可都由「美的形式」作為出發點。經過更深層地挖掘,在我的理解中,這兩者之間亦包含更多種面向。藝術可以作為提出問題的媒介,它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可以讓觀者或社會作為重新的審視;而設計可以是貼近生活的,更可以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隨之而來是一種巧妙性的傳達。藝術可以是晦澀難懂,也可以是與人親近互動的,而藝術品本身保有的不可取代性,也牽扯到藝術市場的運作。
    兩者投身於當代的討論中,我認為藝術循著時代的脈絡運行中,逐漸地與其他領域碰撞,而設計也可以套在這樣的說法裡頭。兩者終究是不同本質,卻在相異與相同之間存在著極度矛盾的相似性,藝術總是讓人有種神聖的難以親近感,設計卻盡可能地親近生活,但在當代的背景中,藝術也跨界設計,設計也包含許多藝術內涵,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相異,卻都內含著本身所要傳達的。

    by 許孟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