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法國當代藝術 傳播機制或當代藝術(陳智帆)

法國當代藝術
第二篇 傳播機制或當代藝術
藝三甲 9507035 陳智帆


一、理解這篇文章概念的過程中,不時令我想起web2.0的概念,興起的過程正影響著其他的網絡領域,如今,在網際網路上生產已變的更為容易,並且吸納大量觀眾的目光,使得傳統媒體無一不做出改變,重新規劃自身的「種族政策」。電視、電影、雜誌、書籍、報紙現在均有在網路上閱讀、觀賞的電子版本,並且支援更多的觀眾回饋模式,究竟是網路世界的多角化、還是整體網絡的「網路化」,我想是不辯自明。而根據陳智凱老師所翻譯的娛樂經濟(Vogel,Harold L.,2008)中指出,現今的書籍出版種數是過去的兩倍,但總數量卻在下滑,顯示書商必須仰賴讀者在銷量做出的反應拿捏是否大量出版的判斷,在這裡我感受到的是傳統的產銷模式已不符合網絡化的社會,實體通路與產銷成本成為訊息傳播的最大限制,但這些傳統媒體是否會就此沒落、衰退、甚至消逝?我想雖然不無可能,卻極難實現,因為這些傳統媒體與網路有一點很大的不同──「審核機制」,就如我一開始所說,web2.0與網絡的概念極為雷同,因此飽和與過剩也已是司空見慣(便是無盡的轉貼與抄襲),加上網路的媒體特質又是將訊息視為「資料」(儲存並且可以被查閱的訊息),並無法將訊息做事前的審核與事後的篩檢,因此傳統媒體可以保有高單位價值(高品質)及高價格(利潤空間)的競爭條件下保有生存空間。
  藝術世界的發展能與上述有任何的關聯嗎?我想藝術價值的生產者應要能掌握傳統媒體與網路的不同,在訊息處裡的態度、速度的不同,及價值、價格的區隔下,適當運用不同媒體,例如書籍、電視、電影等等的媒體,因為擁有較高的價格,或許也較能保值(時效性較長),配合發佈速度較快的報紙、網路等媒體做漸進、周期性的曝光,除了能在不同媒體網域上曝光之外,也盡量能維持身處於網絡之中。

二、之前去北京的時候,也接觸到一些年輕藝術家,透過他們了解,一些大畫廊經營下,藝術家被「明星化」,看到這篇文章後,感覺出因為網絡的連結是無法中斷的,而藝術世界的網絡與整體網絡亦無法獨立而居,在封閉與飽和的過程中,藝術家不只是在藝術世界中活躍,早已溢滿至整體網絡中,但我擔憂的是年輕藝術家在這過程中被耗損,因為藝術家要在飽和的網絡中擁有價值,文中提到必須透過「命名」,以年輕藝術家來說,命名使得年輕藝術家背負過多的光環,年輕藝術家在藝術生涯初期就必須選邊站、立場的僵固和符號價值的重複,將使得創作週期拉長,預感到藝術世界的凋零,藝術的活水倚靠的是更大量的藝術培育機構、或是異界結合,藝術自主性正如文中所說已被網絡與社會價值所內包於中。究竟這個情況是好是壞?一方面是藝術呈現變的多元,但另一方面卻是領域核心價值被網絡操作弄得模糊而一致。

三、最後我覺得作者於本章確實提出新穎且獨到的見解,但卻仍有些微可以補充的細微之處。本章可以說是將各媒體「網域」做整合式的討論,因此歸納出網絡的單純本質與特色──聯結與傳播,理論上只要符合上述兩項特質網絡都應將訊息毫不保留的擴散出去。但事實上,當訊息的節點與節點之間有著立場上的不同的時候,網絡的連結渠道時常是處於半開放、半封閉地狀態的,必須要待這同一立場的子網絡已達(或將達)飽和之後,訊息才會開始向外流出,此時,這個子網絡可以視為這個訊息的中心、操作、及主要的價值生產者。這個子網絡可能是同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同好、派系、社群,尤其社群應當在其結社領域中被視為節點的結晶,因為他們一方面共享既有的訊息、一方面對外維持一定的立場,當然這可以說是網絡連結的一種模式,但我要強調的是,整體網絡中的渠道密度是不均勻的,每個節點所能發揮影響力應該要有更複雜的判斷基準和研究架構,是我想要提醒和補充給自己、其他人的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