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作為時代獻禮的《禮物》




專書簡介請點閱此

以下的文章是分享於林志明教授,替路易士˙海德著《禮物的美學》所寫的序文。







作為時代獻禮的《禮物》

林志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乍看之下,《禮物》一書似乎是為兩種讀者書寫的。正如本書的結構所顯現的,作者Lewis Hyde一方面收集並詮釋各種有關禮物交換的理論,提供了想要深入瞭解禮物經濟的讀者一部完全整的參考;另一方面,他又巧妙地結合了禮物一辭在英文中的雙重意義—gift同時意謂著「禮物」和「天賦」--,透過了禮物經濟去談論藝術中最為神秘的創造力根源,提供了熱心於美學和藝術理論探索的讀者一個可貴的指引。其實,讀完了第二部份,再回顧第一部份,我們更能明瞭作者的苦心和深意。在這個各種事物,尤其是作品和知識正被深度地商品化的時代,這本著作的中譯可說是一部適時的獻禮。

禮物交換的理論,在我們一般的認識裡,總是和人類學或民族學的理論相關,比如最早由法國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學家牟斯於1924年所出版的經典作品「關於禮物的論文」(Essai sur le don)。在晚近年代裡,社會思想家們,比如布希亞,也曾以禮物交換理論為藍本,討論有異於資本主義社會政治經濟學和消費社會中符號消費現象的象徵交換(échange symbolique)文化邏輯。這些討論都給人一種印象,即是禮物經濟是一種前現代的社會文化邏輯,是屬於部落社會或共同體組織仍然擁有活力的時代的生活原則,但它是否對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仍具有效力?這裡似乎仍存留一個巨大的問號。

也許就是為了回應這個問題,作者在談禮物交換的理論的時候,並不只由人類學和民族學的材料(神話、儀式、禮俗等)著手,同時也涉及了仍然模塑我們心靈結構的民間故事或是其它仍然存在於現今社會型態中的事實;這一點也正是全書第一部份最精采和富於創意的地方,值得讀者細細品味及體會。關於禮物的理論,簡要地說,包含了三個元素,首先是禮物是不勞而獲的,但它必須回返,禮物會讓受禮者感受到回禮的義務(而這也形成了心理上的壓力,甚至使人們拒絕禮物)。接著,禮物必須流轉,它的流動性使得禮物並不一定只是單純地回返到送禮者本身,也可能擴大其循環,但重點是要再給出去,而且不能停留。最後,禮物交換會形成感情的連帶,禮物交換的形式和商品交換形式是對立的,正如同本書副題所提到的愛慾(eros)和邏各斯(logos)是對立的原理,如果禮物被轉換為商品,其結果將是以情感連帶關係為基礎的共同體的破滅。

關於禮物必須被回返或轉送,本書在第一章即引用了一則蘇格蘭的民間故事〈小女孩與死去的男人〉加以闡釋。故事中最小的女兒將母親所贈與的麵包與路途中的鳥兒分享,這使得她最終能妥善地面對死去的男人,並且獲得了金銀和甘露酒,並得以藉由甘露酒使得兩位被魔棒打死的姐姐復活。作者詮釋故事中有四份禮物,麵包當然是第一份禮物,它來自母親(也代表母親的智慧)。當小女兒將與麵包與鳥兒分享的時候,這時它成為她送出的禮物(禮物也開始流轉)。小女兒收到甘露酒是第三項禮物,這是她的回報。但她並不只是將這份禮物收下,據為己有,接著她又將這份代表生命之水的禮物送出,給了兩位姐姐,並使得她們以重生。

這種禮物的流轉狀況是禮物經濟中最重要的特點。如果禮物變成了商品,甚至必須累積增值的財貨,其結果則是共同體(或稱社群)的破滅。在談〈禮物社群〉的一章中,作者利用芝加哥黑人社群中發生的真實故事將這點說得十分清楚,就「家族」的角度而言,計較和秘而不宣的佔據,將使得如此行為的人自外於社群。而接著書中引伸這一點來談論學術社群的原則和它所面臨的危機,則是發人深省的議論。投稿到學術期刊上的論文,通常被稱作貢獻(contribution)。作者認為,它們其實就是一種「禮物」。為何同樣是勞動的後果,學術的發表卻是不求物質回報的(不求金錢的報償,目的在於同儕的認可和地位的確立)?作者解釋說:這是因為學術的目標在於解釋世界並且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而這並不是由單一個人或甚至一個世代可以完成,必須有賴由整體學術社群的努力。也就是基於這個原則,學術社群的規則和價值體系是任何人不應將研究成果據為己有,並以此營求個人的私利;學者應將成果公開分享,並讓它自由流動,如果相反的原則盛行,其結果則是社群支離破碎甚至毀滅(失去了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水)。在我們這個知識已被轉變為商品,國家競爭力將知識及創發融入其基本設置(dispositif),甚至大量研發工作已由跨國企業投資並要求其知識經濟中的產值回報的年代裡,也就是李歐塔所謂後現代情境的基礎狀態中,這樣的言論看來頗為不合時宜。但也就是因為如此,它也更是具有振聾發發聵意義的一項根本批評。

本書下半部討論禮物經濟所可能引伸的美學理論,作者抱持了一個基本立場,藝術創作根源於天賦,而這是它神秘的地方,無法解釋,只有在遇到有天份的作者,或是自身有此經驗時,才能知曉。於是,他也著重於長篇地闡述美國兩位詩人惠特曼和龐德的創作,並述及其經濟觀。透過這兩個他所謂禮物美學的「實驗」,作者其實擴大了gift在藝術中被理解為「天賦」的意含。由惠特曼的狂熱詩語和泛靈論玄想,我們看到詩的經驗乃是來自於他和萬物之間的交流;在龐德的詩學和詩作中,詩則有賴於「空氣中聚集了活的傳統」。總之,不只是神秘,而是一個大於自我的事物,一個和禮物相關的圈圍支持著他們的詩作。在我們這個商品價值正和藝術價值混淆的年代裡,作者的結論具有適時警世意味:真正的詩人生活於貧窮之中,這貧窮乃是就精神意義而言,這是內在的貧窮(而不是實在的貧窮),因為他體認到他所祈請的天賦來自一個遠遠超過於他自身的來源,而他只是這財富暫時的守護者,而且也只有在將它再度給出之後才能加以充份體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